改革開放40年,我國火電行業飛速發展。我國已經站到了世界電力工業的頂峰,火電裝機容量均居于世界首位。1978年,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為5712萬千瓦,其中火電裝機容量3984萬千瓦。2017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77708萬千瓦,火電裝機容量達到110495萬千瓦。
1879年,上海的黃浦江畔亮起了我國第一盞電燈。1882年,英國商人在中國招股成立了第一座火電廠,它標志著中國電力建設的開端。隨后,外商、華商紛紛在沿海地區及通商口岸修建火電廠。
2002年,國家電力體制進行改革,實行“廠網分開,競價上網”,撤銷國家電力公司,成立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,五大發電集團及四家電力輔業集團公司。此次改革打破了電力縱向壟斷的局面,引入市場競爭機制。
在火電快速發展的同時,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。由于火電廠建設周期短、發電成本低、技術較成熟,火電廠建設成為各大發電集團建設的重點。此次改革推動了火電產業的迅速發展,但是無序的火電建設也帶來了資源浪費、環境污染等問題。未來一段時間,火電仍在電源結構中處于主導地位,隨著我國電力需求將進一步擴大,火電仍將為大部分電力供應提供保障。同時為緩解火電發展對環境的影響,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,火電產業將逐漸向清潔、高效方向轉型。